【学院节日特辑】今日立秋 | 夏日悠未尽,忽觉秋已至
[ 时间:2023-08-08 09:57:19 浏览次数:385137 ]

       伏暑未消,立秋已至。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节气,意味着暑去凉来,秋天即将到来,此时阳气渐收,阴气渐长,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情况。
      根据中医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的原则,立秋时期可根据需要适当养生调理。

-1-

防“秋老虎”

       俗话说“热在三伏”,立秋仍然处于“三伏天”,还会有“秋老虎”的袭击。所谓“秋老虎”,就是指立秋之后气温不会很快下降,很可能有短时间的气温升高,人们还会经历一段高温潮热天气,所以避热纳凉很重要,立秋之后的防晒、防中暑依然不能松懈。
      为预防中暑,最好要保证充足睡眠,注意补充水分,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,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,以免因室内外温差过大引起“热伤风”。外出时,记得随身备好胡庆余堂辟瘟丹、藿香正气、人丹等防暑用品,同时做好防晒工作。
-2-

滋阴润燥

        立秋时节的饮食养生如《饮膳正要》所言,“秋气燥,宜食麻以润其燥,禁寒饮”。因此入秋宜注意滋阴润燥,适当选食芝麻、糯米等柔润食物,以益胃生津。
        夏秋交替时节,身体内部各种营养物质特别是无机盐大量消耗,再加上食欲不振,活动减少,整个人的身体状况处于相对低下的水平,摄入减少而消耗增多。因此,注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维护健康的重要一环,可选择一些富含维生素和钙的食物,如西瓜、黄瓜、番茄、豆类制品等,也可以饮用一些果汁,如橙汁、柠檬汁、番茄汁等,既可补充维生素,还可帮助消化、健脾开胃、提高食欲。
        此外,立秋时节还应尝试多吃一些清淡食物。清淡饮食能清热、敛汗、补液,还能增进食欲。同时注重蛋白质的摄入,鱼、虾、鸡肉、鸭肉、蛋、奶和豆制品等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优质蛋白质。
-3-早卧早起
        立秋时节,天气渐凉,昼渐短夜渐长,昼夜温差逐渐增大,夜间较为凉爽,还要小心着凉感冒。中老年人、慢性病者、抵抗力较差的朋友要特别注意,夜间凉爽,晚上盖好被子,不要长时间吹风扇,空调温度不要开得太低,不要整晚开空调,注意通风换气。
        另外,应当“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”,顺应阳气收敛,使肺气得以舒展。俗话说“春困秋乏夏打盹”,立秋后不仅仅是困,还让人觉得浑身乏力提不起劲。人困乏的最主要原因是缺少睡眠。大家应避免秋乏的现象出现,保持充足的睡眠,每天尽量午休半小时左右,并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。
-4-缓解忧愁

        俗话说“伤春悲秋”,秋季五脏归属为肺,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,易生烦躁悲忧的情绪。因此,在进行精神调养时,要坚持内心平静,神志安宁。
        收敛神气,才能养气。有时候,心神消耗的气血,比身体劳作更多,因此不要让自己思虑过多,在情志上要忌悲忧伤感,遇伤感事则主动排解,以避肃杀之气,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。不妨多去参加体育锻炼,如散步、登山、旅游等,以消解忧郁、惆怅等不良情绪

-5-立秋•知鸟

        立秋的风不再炎热,开始有阵阵清凉袭来,清晨雾气浮现,露水凝结,寒蝉感受到凉意开始鸣叫,迎接秋天的到来。立秋也是谷物成熟的丰收季节,草木开始结果孕子,稻花田里一片丰收景象。


岁月极美,在于它四时各具韵味。

秋起,纵然暑气未退,

我们对凉爽却多了一份悠悠然的期待。

晚云收夏色,碧水动秋波,

且采一份舒宁在心,

静待第一片梧桐叶落,

在节令的更迭中,

把生活过得有声有色。


概况   |  新闻中心   |  业务板块   |  联系我们

Copyright © 2020 甘肃华远职业培训学校    技术支持:天杰网络
陇ICP备05010979号-2 甘公网安备:62010302000267
地址: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儿湾路211号
客服热线:0931-2318586、18193108868

栏目导航

网站首页 学校简介 新闻动态 成人教育 网络教育 职业培训 党群工作 下载中心 联系方式